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,
走得很慢,隔得很远,
却络绎不绝。
止于唇齿,掩于岁月,
不被心疼,也不被宠爱。
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旋律大师,他的作品表情性特别尖锐,抒情意识细腻而深邃,旋律气息宽广;音乐旋律优美悠长,时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,时而充满勃勃生机。
谢尔盖·瓦西里耶维奇·拉赫玛尼诺夫(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,1873年-1943年)生于俄罗斯,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、钢琴家、指挥家;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;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,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,旋律丰富,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。
主要作品有第二、三钢琴协奏曲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、二十四首前奏曲、音画练习曲,歌剧《阿莱科》、《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》和第二交响曲、管弦乐“死岛”、钟等。其中《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》以其艰深的难度,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“最难”。
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用灵魂来创作的音乐家,把浓郁的俄罗斯忧伤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音乐中,使其作品充满了伤感和浓郁的抒情性。